為了某人說的話:蕃茄對健康極有助益,我決定首次挑戰蕃茄料理

  • 食材
    • 蕃茄->愈紅茄紅素愈多,所以我選了牛蕃茄
    • 洋蔥->燉煮料理有他保證有天然甜味
    • 馬玲薯->純粹我想加料…XD
  • 調味料
    • 黑胡椒
    • 動物性奶油塊->我不買植物性奶油,植物哪來的奶油?噗
    • 蕃茄醬->我只加少許增色,畢竟天然的蕃茄顏色會較淡
    • 砂糖->少許,提味用即可

SAM_6233.JPG

 

馬玲薯照慣例要泡個水,除去澱粉質後,煮出來的料理就不容易濁掉啦

 

SAM_6234.JPG

 

 

牛蕃茄切丁後,用攪拌棒打成蕃茄汁,不要打太久,

要維持一點蕃茄原粒沙沙的口感,煮起來更好吃

SAM_6235.JPG

 

 

在正式燉煮之前,豬肉我稍微用醬油+米酒抓醃去腥了一下,

約十分鐘後,就下鍋先炒過,讓表面收乾,嚼勁更好。

炒好的豬肉先盛起放旁邊~

 

SAM_6237.JPG

 

奶油下鍋熱融(只要少許,我都買回來一條就丟冷凍,萬一分切不方便,

可以拿刀子在瓦斯爐火上烤一烤,一下子就能取得需要的量了)

洋蔥丁下鍋+黑胡椒炒香

 

 SAM_6239.JPG

 

 

上述步驟完成後,加入蕃茄汁、水、蕃茄醬、豬肉、洋蔥丁、少許糖,

讓他們一家團聚,煮到水稍收乾的程度…

 

SAM_6240.JPG

 

有天然甜味的茄汁燉煮料理出爐啦~

SAM_6243.JPG  

同場加映:

何謂「茄紅素」
蕃茄紅素(Lycopene),簡稱茄紅素,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。作為一種天然色素存在於自然界中,呈紅色,因最早發現於蕃茄中而得名。在蕃茄由綠轉紅時其含量增加,蕃茄愈紅,茄紅素的含量愈多。一般營養素易受熱而破壞,但是茄紅素在食物中相當穩定,不會因烹調而流失,反而是經過加熱加工後,人體吸收率會更好,因為茄紅素屬於脂溶性,在和油脂一起烹調之下成份會溶入脂肪中,較易被人體所吸收而增加利用率。

茄紅素只有蕃茄才有嗎?
茄紅素的多寡因蕃茄的種類不同而各有差異,原則上仍以顏色愈紅、愈成熟的蕃茄含量最多。不過,茄紅素不是蕃茄才有的營養成分,許多紅色食材如紅西瓜、紅葡萄柚、紅番石榴、紅椒等,都含有茄紅素的成分,但仍以蕃茄的含量最高。所以不愛吃蕃茄的人,可以多吃紅西瓜、紅葡萄柚等水果來補充茄紅素。

茄紅素的生物活性
一、抗氧化作用:茄紅素能夠消除「活性氧分子」(也就是所謂的「自由基」),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細胞造成的損害,同時也可以修補受損的細胞。茄紅素是強力的自由基清道夫,掃除自由基的能力是β胡蘿蔔素的2倍、維他命E的100倍。英國的研究證實茄紅素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達三倍之多,是因為茄紅素能阻止低密度脂蛋白(LDL)的氧化。此外,茄紅素可以保護淋巴球的DNA,可保護淋巴細胞不受自由基引起之細胞膜損傷,因此能增強免疫效果。

二、抗癌防癌作用:茄紅素除了能夠防止自由基作用所造成組織病變的癌化之外,同時也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增生與擴散。根據研究顯示,茄紅素可以預防攝護腺癌、胃癌、大腸直腸癌、乳癌、胰臟癌、口腔食道癌等多種癌症。流行病學的調查也顯示,蕃茄在義大利料理中被使用的最為廣泛,義大利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比例是全世界最低。

茄紅素與攝護腺的關係
因為茄紅素是屬於脂溶性的物質,所以比較容易累積分佈在體內含有脂肪較多的組織器官,同時也比較有足夠的量去產生相關的生物活性。男性的攝護腺就是屬於體內脂肪較多的組織,茄紅素的含量也相對較高,也因此對預防攝護腺肥大及攝護腺癌有不錯的效果。美國的研究證實,每天給予30毫克的茄紅素能使攝護腺肥大病人的病灶縮小,並且降低攝護腺癌血清抗原的指標(PSA)。

近年來台大醫院的研究發現,長期服用茄紅素(每天30毫克,連續12周)確實有助於改善排尿障礙,服用劑量愈高則效果愈明顯。這些患者透過「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(I-PSS)」來評估自我排尿功能,平均的改善幅度可以超過三成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如何攝取茄紅素?
雖然茄紅素對人體有益,但長期過量攝取茄紅素,皮膚會變成橘黃色(類胡蘿蔔素血症);另外,蕃茄有促進消化液分泌的功能,所以罹患消化性潰瘍的人應儘量少吃。根據研究結果指出,每人每天攝取約30毫克的茄紅素即可,相當於一瓶市售的蕃茄汁或三個大蕃茄。

蕃茄中茄紅素含量居冠的是義大利料理常用的蕃茄糊,其次是罐裝義大利麵醬,蕃茄醬排第三,蕃茄汁第四,濃縮蕃茄湯第五,生蕃茄則是敬陪末座。所以不妨把蕃茄當作料理食材,或者多食用蕃茄加工製品,可以為您的健康加分。不過這些產品經過加工處理之後,多半鹽分及熱量都偏高,食用時也要特別留意。

資料來源出處

arrow
arrow

    黃小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